
5月14日,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戴德铸,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周勇,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齐松等一行前往贵州新瑞林阳(龙里)律师事务所开展“访企拓岗”行动,旨在加强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毕业生就业率,推动法学教育与法律实务的深度融合。
贵州新瑞林阳(龙里)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德建、曹正军,厚大法考贵州分校校长,贵州骁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鹏鹏以及律所的律师参与了座谈,座谈会由杨德建主任主持。
贵州新瑞林阳(龙里)律师事务所主任曹正军详细介绍了龙里分所的业务开展情况。自成立以来,龙里分所秉持专业、高效、负责的理念,积极拓展业务领域,涵盖金融案件诉讼、房地产诉讼、法律顾问等多方面。龙里分所注重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精准的法律服务,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常驻法务下基层等项目,为推动地方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齐松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2026年将有169名毕业生即将步入实习阶段。李齐松副院长强调,学院高度重视法学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拓宽就业途径,希望通过与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实务机构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厚大法考贵州分校校长王鹏鹏介绍了龙里分所律师和法务下基层的情况。近年来,龙里分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织律师和法务人员深入基层,参与矛盾调解、法律援助等工作。王鹏鹏指出,通过下基层活动,律师和法务人员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为基层群众提供了优质的法律服务,有效提升了基层法治水平。同时,龙里分所还与厚大法考贵州分校合作,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职场环境,提升实践能力。
贵州新瑞林阳(龙里)律师事务所杨德建主任介绍了律所的管理模式。杨德建主任指出,龙里分所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注重团队协作与专业化分工。律所还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采用公司制的管理模式,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在交流发言环节,常驻法务下基层人员姚婷等三名律师分别分享了自身的收获与感想。姚婷律师表示,通过参与基层法务工作,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深刻体会到基层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她认为,律师和法务人员应积极投身基层,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助力基层法治建设。其他两名律师也纷纷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强调了基层法务工作的重要性和自身在实践中的成长与收获。

戴德铸书记在总结发言中对贵州新瑞林阳(龙里)律师事务所的热情接待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办学方针和教学成果,特别强调了法学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和拓宽就业途径的进展。他指出,此次“访企拓岗”行动是学院加强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举措。通过与龙里分所的合作,学院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期望双方能够基于现有合作,进一步深化合作内容,推动法学教育与法律实务的深度融合,共同培养高素质法学人才。
座谈会结束后,戴德铸书记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贵州新瑞林阳(龙里)律师事务所签署了实习就业基地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了新的阶段,为法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践和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此次“访企拓岗”行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贵州新瑞林阳(龙里)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双方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法学教育与法律实务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法学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