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良福 
个人信息
所在部门:
健管学部
职务/岗位:
专业带头人
群众
政治面貌:
职称:
副教授
学历:
博士研究生
学位:
博士
邮箱:
个人简介
韩良福,林业高级工程师(副教授级)

运营管理与企业情报(博士)、保健学(博士在读)、健康教育(博士后在站)。
曾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澳门城市大学、中国医科大学、Daejeon University、Joongbu University等学校求学,主修环境、运营管理、保健学、药学等专业。
曾任贵州省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现任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健康服务与管理(公共管理)专业负责人;社会服务兼任省中医药管理局产业专班副班长、北京技术市场协会农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医药信息学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分会常务理事、中医医药教育协会医药经济管理专委会委员、韩国美容创业经营专家协会成员、贵州科学城博士服务团副秘书长、青岩古镇“状元村”名誉村长、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库专家、南京工业大学大丰海洋产业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海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员、南京农业大学能源生物资源研究所成员;贵州中医药大学&园冶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传统医药养生养老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企业方负责人、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康达中西药业有限公司《贵州中医康养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负责人。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健康环境运营管理、健康大数据应用、民族保健适宜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学术经历

①发表论文
Han Langfu; Research on Influence 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by Virtual Team's IS ability, Daejeon University, 2019.
Han Langfu; Chinese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as Illuminated through Bibliometric Analysis, Reveals Intriguing Patterns and Insights, Received 24 February 2024, Revised 18 March 2024, Accepted 22 March 2024.
韩良福.低密度住宅植物景观空间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7.
韩良福.刺梨的种植与管理技术探索.农业与技术 40.23(2020):92-94.
韩良福.智慧医院的健康管理平台建设探索.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03(2021)
王宇佳,张婉,吴锐,韩良福,李悦鸣,冯毅翀 & 胡奇志.(2022).基于PMC指数模型的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分析.中国药房(07),777-782.
贵州日报理论版文章,提升民族医药产业现代化水平,2023年11月15日

②课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彝族生态文化价值及当代应用研究,2021.10-2024.12,结题中,主研。
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教学司函[2023]6号课题,就业实习基地,在研,主持。
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招标二期)贵州省民族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评价研究(2023-77-5),结题,主研。
贵州省教育厅(省级教改),产教融合背景下健康管理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与实践,在研,主持。
贵州省教育厅,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建设成效研究,2020-2021,结题,主持。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与监管机制研究》YCXJG2021010,2021-2022,结题,主持。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中医博士启动[2019]63号,贵州刺梨产业链绩效研究,2019.6-2022.12,结题,主持。
2023年贵州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立项《园冶康旅(贵州)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202313647008X指导老师
贵州省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省级立项《医学小苗招——苗医药文化体验平台》贵中医药大创合字(2022)127号,指导老师
贵州省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省级立项《健康一点通——知识加工服务类APP》S202310662095S,指导老师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红色专项活动贵州省赛三等奖《扬红医精神,做健康守护者》指导老师

③教材、知识产权
主编教材:《健康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导论》;
副主编教材:《中医健康管理适宜技术》;
软著《面向健康的智慧中医知识服务系统》;各类专利45项;

④咨询决策:
贵州咨政2023第34期《建强贵州民族医药产业链的对策建议》第三执笔人,获省政协主席、主管副省长签批。
滨海盐碱地菊芋套种栽培模式技术规程 Q/BJYSP0001S2023第一执笔人。
滨海盐碱地无公害食品刺梨生产技术规程 Q/BJY0001S2023第一执笔人。

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汇聚广大师生员工的智慧,畅通沟通渠道,增进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学校专门设立了”院长信箱”。请您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就学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来信内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应客观真实。

3、建议您尽量详细地描述所反映问题,并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4、邮箱地址:szxyyz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