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医药学部召开青年教师培养会。医药学部院长朱耀乾、教学副院长罗亚非、全体专任教师及辅导员参会。本次会议由学部副部长杨洪浩主持。

会议伊始,罗亚非从总则、培养对象及要求、导师遴选与职责、管理与考核四方面详细解读了《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新进青年教师导师制管理办法》,并宣布了新进青年教师导师分配名单。

随后,新进教师代表何柳慧结合自身入职以来的感受发言。她表示,作为新进青年教师,曾对教学方法创新、科研思路构建存在困惑,而青年导师制的推行让她倍感振奋。今后将以谦逊态度主动请教,积极参与指导活动,在教学技能与科研能力上实现突破,尽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医药教育工作者,为学部发展贡献力量。

指导教师代表罗祥敏结合自身教学科研经验与指导职责表态。她说担任指导教师导师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指导教师应发挥“传帮带”作用,毫无保留分享教学科研经验。后续将结合青年教师专业背景与需求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从教案设计、课堂管理、课题申报等环节切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创新,在传承中融入新时代医药教育理念,推动教学科研协同发展。

接着,在庄重而温馨的氛围中,举行了“青年导师制”结对签约仪式。19对结对导师面对面郑重签署结对协议,是责任与使命的庄严承诺,这一纸协议,凝聚着经验与智慧的传承。

会议最后,朱耀乾院长作总结讲话。他首先肯定了本次青年教师培养会及结对签约仪式的顺利举行,强调青年教师是学部发展的核心力量,实施青年导师制是推动其成长的关键举措。随后,他对导师制工作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导德,以身作则,涵养师德,传递爱岗敬业的正能量;二是导学,通过听课、研讨等方式倾囊相授,提升教学能力;三是导研,引导科研方向,培育学术素养,融入团队建设;四是导心,主动关心新教师生活与思想,帮助其安心从教、专注发展。同时,他也鼓励新进教师多听多看,勇于展现不足,专注教学科研,夯实基础、持续成长。

此次医药学部青年教师培养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青年导师制的实施路径与责任分工,搭建了资深教师与青年教师协同成长的桥梁。学部将持续完善培养机制,为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为学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