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2024〕120号
各学部(院):
为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转型,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我校课程建设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成效,学校决定开展智慧课程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为契机,加快建设一批适应数字化转型的智慧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实现深层次变革,推进高等教育转型升级,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二、申报条件
(一)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均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人师表、师德高尚,近五年无教学事故,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能够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
(二)课程负责人为学校在职正式教师,讲授申报课程至少2个学期或2个教学周期及以上,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优良。能确保足够的精力按期完成课程建设,确保课程及时投入应用并持续更新;
(三)课程资源知识产权清晰明确,不侵犯第三方权益。
三、建设要求
(一)建设目标明确。课程负责人从课程发展整体角度出发,设计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目标,利用AI技术进行课程运行及发展革新,以可视化的方式显示知识点的重点、难点、考点、思政点等,显示整门课的难度分布。
(二)建设内容充实。智慧课程重点突出AI赋能教学模式创新,将AI技术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大模型、大数据及虚拟技术等对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教学场景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学情分析与教学评价等进行改革创新,全方位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三)课程资源丰富。智慧课程较其他课程而言,不只限于教学视频、试题、文档、PPT、课程教案、图书、期刊、本校案例、其他案例等资料,还要体现AI技术,例如AI教学助手、AI内容矫正、AI出题、AI智能编写、AI大数据课程报告等。
(四)应用场景多样。课程申报团队要充分考虑AI智慧课程的多种教学场景,建设AI教学助手,精准运用于教学过程,深度分析教学目标,充分挖掘课程的重难点以及问题,不断构建和完善问题图谱,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掌握学习知识内容的方向等。
四、申报流程
(一)个人申报。课程负责人填写提交《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智慧课程建设申报书》(附件1)和佐证材料;
(二)学部(院)推荐。各学部(院)组织内部推荐工作,于2025年2月19日前将申报材料和汇总表(附件2)纸质盖章版(一式三份)报至教务处621办公室,电子版以“学部+课程名称+负责人”命名,发送至2273013284@qq.com;
(三)资格审查。学校对各学部(院)推荐的课程申报材料和推荐程序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提交专家组评审;
(四)专家评审。学校组织专家组对审查合格的申报材料进行综合评审,确定拟立项课程;
(五)结果公示。评审结果将在学校官网或全校范围内公示;
(六)学校审批。公示无异议后,提交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将最终评审结果发文公布。
五、其他事项
(一)获得立项的智慧课程建设项目,学校将根据课程建设情况及实际需求,匹配建设经费;
(二)各学部(院)要做好智慧课程的建设规划,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智慧课程的建设及应用,对立项课程予以充分支持和保障;
(三)本次立项的智慧课程,将优先推荐申报省级课程项目。
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教务处
2024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