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齐松,法学教研室主任代曾晴,法学专任教师王敏芝一行前往北京市两高(贵阳)律师事务所开展“访企拓岗”行动,旨在加强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毕业生就业率,推动法学教育与法律实务的深度融合。北京市两高(贵阳)律师事务所穆政主任,高级合伙人龙荣律师、董浪律师、冯思思律师,执业律师买莉等参加了座谈。座谈会由龙荣律师主持。

座谈会伊始,北京市两高(贵阳)律师事务所穆政主任带领大家参观律所的办公环境。随后双方到会议室开展座谈并深入交流。首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齐松介绍了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建校以来的基本情况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情况,李齐松强调,时珍学院高度重视法学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重视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多渠道拓展与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实务机构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北京市两高(贵阳)律师事务所穆政主任详细介绍了律所发展历史、业务开展情况和专业优势。北京市两高(贵阳)律师事务所于2024年3月挂牌成立,律所目前共有办公人员28人,其中执业律师22人。律所秉持专业、高效、负责的理念,业务领域涵盖诉讼案件、非诉案件、金融案件诉讼、房地产纠纷案件、企业法律顾问等多方面。

随后在交流发言环节,法学教研室代曾晴主任细致讲述了学生实习开展情况,学院希望通过向律所输送在校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实践平台,能够将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未来参加工作能真正更好更快的融入到社会中。龙荣律师表示实习基地的建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桥梁,也为高校学子提供丰富的法律实践场景,到律所实习不仅是通过实践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专业技能的提升,同时也为律所注入了新鲜血液,发现和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实现律所与高校的共赢。

最后李齐松在总结发言中对北京市两高(贵阳)律师事务所的热情接待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特别强调了今后在学校与律所之间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和拓宽就业途径等方面多渠道开展合作交流,双方共同推动法学教育与法律实务的深度融合,共同培养高素质法学人才。

双方现场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并交接实习就业基地挂牌。此次“实习基地签约暨授牌仪式”圆满成功,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北京市两高(贵阳)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双方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法学教育与法律实务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法学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