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健管学部持续推进“课程应用型内涵提升建设”系列培训,成功举办第二场专题培训——“课程的工程转化与项目载体设计”。本场培训继续由多俊岗教授担任主讲,围绕PDSIPE教学模式的核心实施路径,系统阐释了如何将传统课程转化为以项目为载体的工程范式,实现“学为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多俊岗从课程变革的迫切期待出发,指出当前高校课程建设中存在的“教材与能力脱节、教学与生产分离”等现实问题。他强调,应用型课程建设不能停留在表面融合,必须实现从“知识传递”到“能力构建”的系统性转化,而“工程载体项目”正是实现这一转化的关键路径。

在培训中,多俊岗系统讲解了PDSIPE教学模式下项目的选取标准与设计逻辑。他提出,优质的教学项目应具备“当前真实性、专业学术性、职业实用性、环境真实性、整体层级性、角色性、开放性、变通性、团队性、综合性、难度性、职业情景可视、结构过程性、产品性、可评价性” 等十五项标准,构建出一个科学严谨、可操作性强的项目教学体系。

围绕“工程转化”这一核心理念,多俊岗进一步指出,课程设计应以岗位工作流程为基础,通过“总项目—子项目—孙项目”的层级化结构,将课程目标融入真实、完整的工作过程中。他强调,项目的最终产品应是可展示、可评价的,从而形成“教-学-做-评-创”闭环,真正实现“教室与工作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徒弟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办学与市场合一”的“五合一”教学场景。
本次培训为健管学部的课程改革提供了从理念到方法的全面支撑。参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系统学习PDSIPE项目设计与实施路径,对如何推动课程从“学科逻辑”向“工程逻辑”转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后续推动“金课”建设、打造“课程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健管学部将持续推进PDSIPE教学模式的落地实施,以项目为载体,以工程为路径,构建具有专业特色、职业属性与育人成效的应用型课程体系,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