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我们吃点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日期在每年公历6月20日-22日之间,夏至也是一年中政务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古时也是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民间又在夏至拜神祭祖的习俗。此外,夏至后,人们普遍会食用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来避暑。

就在今天

夏至带着炙热与美好

如约而至

闷热而潮湿的天气

让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这番感叹显得颇为贴切

也让人们迫不及待地

寻找一切能够去燥的夏至美食有俗语道“一碗面下肚,暑气消大半”夏至这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要吃夏至面

而南北方的节气食俗

也在此刻有了难得的统一

据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夏至这天

面条下锅煮熟,过凉水再加一点调味料讲究的人家还会配上各种菜码

只消吃上一口

爽滑劲道的口感

就足以让人念念不忘

而在南方

面条同样熨帖着

人们挑剔的味蕾

……

风味十足

充满意趣

除了吃面

在山东一些地区

甜甜的、粘粘的

让人舍不得咽下

《吴江县志》有载:

“夏至日,作麦粽

祭先毕,则以相饷”

过去

祭过祖先后

人们会将“麦粽”作为礼物

在亲友间互相赠送

农家还会擀面为薄饼

烤熟

夹以青菜、豆荚、豆腐、腊肉等

俗称“夏至饼”

也是江南人必不可少的“仪式感”

夏至肥美的鹅肉

不仅让当地人垂涎欲滴

也让见惯了各色风味的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

欣然为之泼墨挥毫

虽只寥寥数语

读之却让人胃口大开

心痒难耐

在诗中白居易还提到了

另一样夏至美味

——粽子

其实

在古代

粽子不仅仅是端午美食

同样也是夏至标配

西晋周处

所著的《风土记》有记载:

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

因夏至、端午时间临近

故又有夏至吃粽子的习俗

被纳入到端午的说法

除了粽子

最让人念念不忘的

夏至这天有些地方的人们
会让孩子们

坐在家里门槛上吃豌豆糕

有平安吉祥之意

此外

一些地区的人们

古人称馄饨之形

“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

加之“馄饨”与“浑沌”谐音

盘古开天,浑沌初分

故又有“吃了馄饨可得聪明”的说法

夏至

有一年中最长的白昼

也有四时间最热烈的风情

本文来源于新华网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