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时雨绵绵,及至芒种,四野插秧,春意盎然。这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时节,也是农耕文化的深刻体现。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共同探寻芒种的魅力,聆听来自家乡的节气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力量,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中国传统农事习俗中的重要节点。细雨,大地湿润湿润大地,正是插秧的最佳时机。在田间地头,农民们辛勤劳作,播种着希望,期盼着丰收的季节到来。

芒种,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斗指丙,太阳黄经达
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芒种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芒种节气适合种植有芒的谷类作物;其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过此即失效。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

不同的地域,芒种的习俗各有千秋。或是祭祀农神,祈求五谷丰登;或是举办龙舟比赛,庆祝丰收的到来;或是举行庙会,传承着世代相传的习俗与文化。每一种习俗都承载着对大自然的尝敬,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芒种节气的气候特点是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这期间高温天气频发,湿度大且多闷热,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高温天气的可能。芒种节气,中国南方的华南地区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江南地区进入梅雨,芒种节气,中国北方地区尚未进入雨季。

传统习俗

送花神

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此俗今已不存,但从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可窥见一斑:”(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旄是旗杆顶端缀有牦牛尾的旗,旌与旄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它由五彩折羽装饰,幢的形状为伞状。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吃君踏菜

在宁波地区,芒种时节还有吃君踏菜的习俗。君踏菜是南方地区芒种节气前后的一种季节性蔬菜。当地人认为君踏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夏季吃君踏菜后不会出痱子。

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怀揣着家乡的节气农事习俗,如一颗颗种子,带着家乡的文化与传统,在异地生长?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共同传承乡愁与情怀。无论身在何处,故乡的土地,家乡的节气习俗,永远珍藏在心底。

滚动至顶部